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济南报道 10月21日,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。山东省民宗委副主任罗军在会上表示,近年来,山东省民宗委以“信新相雄、财富共享”活动类型为指导,实施了“齐峰陆运”、“营利企业、财富共享”、“齐鲁献礼”三大行动。动员全力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。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后。山东省民宗委支持民族城镇加快发展特色产业,打造16个产业品牌集聚地,不断壮大民族集体经济。合并年度全省10个民族村收入超过100万元,其中淄博市林芝区金岭南村收入超过800万元,林芝村收入超过800万元。宜市罗庄区华福泉村资产超500万元。泰安市大岳区通过实施“分社+公司+家庭农场”,重点建设二沟村金兰休闲旅游牧场,带动周边村民就业,实现了经营发展、增加集体收入、致富村民的共赢。同时,山东省民宗委还发挥了民营企业在支农、稳定就业、支持企业改革发展等方面的作用。 37家企业成为国家产业链和龙头企业,荣获“中华老字号”、14项中国绿色产品认证化标签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上缴税金总额55.99亿元。帮助各族群众稳定就业、增加收入、致富,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。引导企业通过产业合作、原材料采购、就业扶持等方式,促进各民族经济相互依存、共同发展。青岛九联集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加工厂,吸纳当地员工1000余人,成为当地著名的“就业扶持工厂”。此外,山东省民宗委将民族工艺品纳入《山东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(2025-2027年)》,对全省民族工艺品进行了普查,创建了10类民族工艺品品牌名录。全省现有手工艺企业(合作社、个体)240余家。典型非遗项目196项,其中国家级项目44项,省级项目50项。在国家民委召开的全国手工业萨纳克品牌推介会上,“齐鲁友力”被推介为8个省级手工业行业公共品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