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0日,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届缔约方大会(COP30)在巴西北部城市贝伦开幕。今年是《巴黎协定》签署十周年。此次会议不仅是对去年COP29成果的“第一次大考验”,也是确保全球维持2030年1.5℃气温管理目标的关键时刻。会议聚焦加速减排、增强气候韧性、促进公正转型等根本问题,呼吁各国放下空洞争论,共同落实行动。 11月10日,巴西贝伦,COP30气候峰会期间的标志。来源:视觉中国 会议呼吁多边主义,聚焦落实行动。在开幕式上,COP30主席、巴西高级外交官德拉戈表示,毫无疑问,多边主义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正确途径。他希望这次会议将真正有效,将气候行动纳入经济活动并创造就业机会。他还强调了三个重点:加强多边主义和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气候变化机制、让气候行动更加贴近人民生活和实体经济、加快全面落实《巴黎协定》。巴西总统卢拉在讲话中呼吁各国履行气候承诺,加快行动步伐,推进以人为本的气候变化议程。 UNFCCC秘书处执行主任西蒙·斯蒂尔坦言,应对气候危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世界需要加快努力减少排放并增强抵御能力。我们还需要就具体步骤达成一致,以实现包容性和公平的变革,将愿景转化为具体行动。他还用亚马逊河交汇的支流来比喻国际合作,凸显贝伦会议成果与各国共同努力密不可分。 11 月 10 日,在巴西贝伦,环境保护基金会主席 Fred Crump 在一系列名为“中国角”的会外活动中发表讲话。来源:视觉中国 中国新承诺彰显责任 中国在COP30上发出了强烈的气候行动信号:旨在凝聚发展中国家共识的大会“中国角”。联合国除了在2019年国际气候变化大会上主办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层论坛外,还向公约秘书处提出了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(NDC),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。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,中国的NDC目标含金量很高,历史上已扩展到整个经济领域并聚焦于所有温室气体气体。它还首次提出了温室气体绝对减排目标。减排幅度(7%~10%)和绝对量(10亿~15亿吨)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同期水平。与此同时,中国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目标。到2035年,风能和太阳能总装机容量将是2020年的六倍以上,达到36亿千瓦。要知道,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。在达到峰值之前继续大规模减排,相当于“一步一步,一步两步”。变革的难度和规模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。此举受到国际社会好评,巴西总统卢拉表示,巴中在新能源领域保持密切合作,中国能源转型已成为其他国家的典范。莱拉·费尔巴西坎皮纳斯国立大学专家雷拉也表示,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力。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和团结尤为重要。中国代表团还明确表示,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,支持主席国巴西推动会议成功,愿与各方务实合作,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。会前发布的《中国行动,实现最大限度碳中和》白皮书也重申了中国维护多边主义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的决心。 1月20日,特朗普总统在华盛顿签署行政命令,宣布美国退出《巴黎协定》。来源:视觉中国 美国在推卸责任,落后了。作为关键一英里在《巴黎协定》签署十周年之际,COP30本应成为各国提出更雄心勃勃的国家自主贡献并加快目标落实的“交接时刻”,但目前的进展令人担忧。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《2025年排放差距报告》,新版ND于9月30日发布,其中包括到2035年的减排目标。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缔约方提交了C,许多缔约方正在努力实现2030年的目标。更严重的是,即使所有现有承诺都得到履行,本世纪全球气温上升也可能达到2.3至2.9摄氏度,远远超出1.5摄氏度的安全线。这使得COP30成为维持温控目标的最后关键时期。在这个关键时刻,美国的表现堪称“反面教材”。美国是历史上最大的温室气体累积排放国,主要是中国对全球气候危机负有责任,完全无视自己应有的责任,没有派出高级官员参加今年的会议。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坦言,美国在关键时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。巴西帕拉联邦大学教授塞缪尔·斯佩尔曼指出,美国的这些行为不仅是回避,而且阻碍了全球气候变化议程的推进,并可能阻碍全球向新的生产力发展体系转型的进程。 《巴黎协定》要求各国每五年加强一次气候计划,但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的缺席使我们失去了全球合作的重要一环,加剧了本已艰巨的温度管理挑战。 11月6日,卢拉(右)在巴西贝伦与古特雷斯合影。来源:视觉中国:1.3万亿美元气候融资到位除了减排目标外,气候融资也是 COP30 的中心议题。 COP29得出的结论是,到2035年,每年将为发展中国家筹集1.3万亿美元的气候资金,其中发达国家将带头筹集3000亿美元。但目前,这一承诺仍停留在纸面上,尚未有任何实际投资,也没有到位的分配机制。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·古特雷斯表示,各方必须制定一条明确、可信的路径,确保实现筹资目标,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公平和有尊严的气候正义计划。赛事秘书处秘书长西蒙·斯蒂尔也强调,这笔融资“必须成为现实”。它关系到各国的共同利益,是对全球稳定和繁荣的投资,其资金能够快速、公平地惠及各国,必须带来。巴西总统卢拉也看得很清楚。他呼吁会议应注重履行承诺,避免空洞辩论。还共同提议在国家框架内建立治理机制,通过多边协商对未能履行气候变化承诺的国家采取惩罚措施。发展中国家现在迫切需要明确、可预测的资金流动机制。发达国家能否兑现融资承诺,如何确保融资有效惠及脆弱国家和社区,将是会内外争论的焦点,也是检验气候治理公平性的关键。 11月9日,巴西贝伦,一名游客在COP30吉祥物库鲁皮拉的横幅前拍照。来源:视觉中国 巴西将首都迁至贝伦,帮助世界真正了解亚马逊。会议东道国巴西采取了一系列实际行动来传达其对气候治理的承诺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首都临时迁往贝伦。这并不是巴西第一次为气候会议迁都。 1992年,巴西迁都里约热内卢举办地球峰会,建立全球气候治理框架。 33年后,卢拉政府决定在COP30期间暂时将首都从巴西利亚迁往贝伦。这不仅反映了历史,也体现了保护亚马逊有多么重要。贝伦位于亚马逊河河口,是通往亚马逊雨林的重要门户。卢拉表示,他决定在这里举办会议是因为他想让世界真正了解亚马逊。保护亚马逊并不是要把它变成“禁区”,而是让当地人靠森林谋生,将生物多样性转化为可持续产品。事实上,巴西已将亚马逊雨林的毁林率降低了近 50%巴西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里,正在规划未来的重新造林工作,争取到2030年实现零非法砍伐森林。虽然贝伦的交通和住宿条件不方便,但巴西的意图很明确。亚马逊用“沉浸式”会议手法吸引全球关注,聚焦环境问题,用实际行动证明生态保护和民生发展可以齐头并进。我手里有它。 (新华社、人民日报、央视新闻等新闻海报编辑蒋辉先生)